二年级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一):
I.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过去一年半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能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说话,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大多数学生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提出和解决简单的问题。他们还可以掌握地理位置、图形和统计知识。个别学生没有达到正确快速的计算,今后应加强辅导。
II。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材料:表格除法、万以内数字理解、万以内简单加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公斤、统计学、发现规则、数学解题、,数学实践等。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表格划分、万以内数字理解和数学解题。
表格分割的安排体现了两个特点。首先,在学生熟练掌握表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除法的教学。第二,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别;平等分工”以及;包容性分工”在平均分的操作中,让学生体验和理解两个不同的生命原型(15个苹果分成5个,租一艘船给24个人,每艘船限制为4个人),让学生理解划分的含义。
[对1000万以内数字的理解改变了原有的排列结构,先教1000以内的数字,再教10000以内的数字,有数字序列表和近似数字,万以内的加减排列有过渡特点:在加法的基础上上一卷百以内的加减法,教口语两位数加减法,教书面三位数加减法(百位数和十位数),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做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数百种、数十种加减法安排估算教材,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问题解决主要包括材料的两个方面。首先,布置问题解决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的课外活动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二是结合表中除法、万以内加减法的教学,及时安排解题的相关材料,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数学和计算知识后,学会用自己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和图形方面,本教材安排了一章关于图形和变换。材料包括“锐角和钝角”和“平移和旋转”。与原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显然是提前了,”他说;平移和旋转”是一种新添加的材料。在量的测量方面,克和公斤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活动感受克和公斤,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排序方法,了解一时五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合统计表。教材还安排了“发现规律”的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数字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事物的规律性安排蕴含着数学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观察、运算和归纳推理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创造美。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两步计算解题,理解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让学生在特定情况下理解除法的含义,能够读写除法公式,理解除法公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了解乘除关系,能熟练运用乘法公式计算商。让学生根据划分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教育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自然。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 使学生能够识别直角、锐角和钝角,并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图形。图形经过横向和纵向的翻译,将初步渗透到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转化中。
4. 让学生亲身体验使用7&mdash9乘法公式计算商的过程,掌握使用乘法公式计算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乘除法解决简单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方法。
5. 让学生经理数数数字,体验数字的生成过程和功能,能够读写万以内的数字,理解这些数字由千、百、十和一组成,用符号描述万以内数字的大小,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识别每个数字上数字的含义,结合实际材料,让学生感受大数字的含义,理解近似数字,并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他们可以口头计算整百和整千的加减,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具体的数字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
6.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质量单位G和kg,初步建立1G和1kg的概念,理解1kg=1000g,让学生理解称量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树立质量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评价对象质量的意识。
7. 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正确计算百位数和数十位数的加减,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加减估计,培养估计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8. 使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理解统计的意义,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合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唤醒简单的分析,通过调查周围真实生活中有趣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归纳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创造美,使学生了解生活中事物的规律性安排意味着数学知识
IV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 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小组教研的作用。
3. 认真学习和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和上课,要求课堂教学质量。
4. 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提供奥数图形用户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