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类
 
01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02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03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04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己,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05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存养类
 
01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02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03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04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05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06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07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08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09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并集。
 
 
10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豀刻当矫之以浑厚。
 
 
 
持躬类
 
01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02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03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04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05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06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07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08
心不妄动,身不妄动,口不妄动,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09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0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11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12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13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14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15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处事类
 
01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02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03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福薄。
 
04
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05
处事大忌急噪,急噪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接物类
 
01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着以心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02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戏谑,慎勿形言。结怨仇,招祸害,伤阴鸷,皆由于此。
 
03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04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05
穷寇不可追也,遁词不可攻也。
 
 
 
06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07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08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09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10
吕新吾云: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
 
 
 
11
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12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随事讲说,随时开导。彼乐接引之诚,而喜于所好感督责之宽,而愧其不材。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我若疾恶如仇,彼亦趋死如鹜,虽欲自新而不可得,哀哉!
 
13
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14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15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16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17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18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19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20
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文字丨选自《弘一大师格言别录》,弘一法师 董敏 编
图片 | Photo@杭州宋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