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我是不会轻易放过雨天的,雨天是我的节日,在雨的精魄里,我自由翻飞。&rdquo我的老师这样解读雨。
对于土生土长的农民来说,雨,对他们一非常重要。尤其收水与栽红薯苗。只要下大雨,雨水才能让土地饱饱地喝足。才能让檐沟有水流淌,才能池塘关一些水,也才可能将所有能引到田里的水归拢一处,供自己所用。而栽红薯苗,也少不了雨水。只有雨淋透苕相,农民才能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去栽种幼苗。
而今,回到故乡的我,自然没有异乡听雨的闲情。对雨,我多了更多的体会。雨,不仅是自然的精灵,可以洗去污秽,带来洁净。更能让农民增产或减少。需要时,雨水贵如油。不需要时,它亦可以让植物颗粒无收。所有的一切,大多时候,农民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天空的雨滴滴答答,像一首动听的音乐,有序而有节奏。一声声,落在瓦片上,有清脆之音。落在院坝里,溅出一朵花。落在失意的人心上,生出莫名的愁绪。落在浪漫的人心上,添了几分诗情。
我喜欢雨。下雨的日子,感觉一种心灵的轻松。下雨,一般情况下,我可以不再到地里忙碌。让平常忙碌的身心因为雨可以理直气壮的休息。我可以将平常脱线的衣服缝补,可以取出腊肉烧煮喂养家人的胃,可以坐在电脑前浏览网页,了解我需要的信息更可一杯清茶,细细思味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哪些事做对了,哪些事还可以做得更完美些。
推荐阅读:雨的遐思
雨天,我虽然没有李商隐的&ldquo巴山夜雨&rdquo的思绪,也没有诗圣杜甫的&ldquo好雨知时节&rdquo的欢喜,没有苏轼的&ldquo一蓑烟雨任平生&rdquo的豪迈,更没有陆游的&ldquo小楼一夜听春雨&rdquo的闲情。但我喜欢在雨天让心静下来,捧出珍藏多年的友人书信,一封封打开,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意。体会从前的日子,光阴慢的感觉。那时一封封的书信,寄信等信的时光,漫长而美好。而今,快节奏的生活里,再不能一张信笺书写情。更多的是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与快速。电话、语音、视频等。而每个人的内心,人与人之间却反而失去了信任与踏实。更多的是不安与猜疑。有时,站在窗前,看雨簌簌而落,听着雨滴滴滴落的声音,我总在自问,雨啊,我该怎样读你?
外面的雨依旧无所顾忌地在泼洒它对大地的热爱。看着雨,想到在雨中卖菜的老人,心莫名的疼痛。为了生活,他们有的撑一把雨伞,有的披一件雨衣,有的甚至是一块塑料布来遮雨。只要有人买菜,他们就会将雨伞搁置在一旁,一手握秤杆,一手去挂袋子。雨水常常会打湿他们的衣服,从头发从额头滴落水珠,他们介意的不是衣服的干湿,而是担心蔬菜是否会因为雨而卖不出去。他们中大多都是留守的老人,一生在土地劳作。他们不懂诗与远方,他们不懂琴棋书画。他们只关心天气与粮食。关心自己是否会成为儿女的负担。
雨,我多希望未来的雨不再让农民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而是需要时,就可以来一场及时雨,让农人不再盼雨望穿双眼。更不会在收获的季节,因为一场暴雨而只能跺足长叹。能更多的获得一份祥和的心境,享受平淡的人生趣味。但愿我的愿望随着科技的进步,不再是梦想。
 
作者简介:
刘桂华,女,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作家协会会员,巴中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科教新闻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东方散文》《微篇小说》《东昌月刊》《四川科教通讯》《精短小说》《巴中文学》《广州日报》《巴中日报》《雪魂》《中国诗影响》《成都高新》《巴中新报》《作家文苑》《新青羊报》《忻州晚报》《晋中晚报》《河南经济报》《高要报》《双鸭山日报》《内江日报》等。散文《回不去的故乡》获得《巴州文化》2018年散文三等奖,闪小说《傻丈夫》获得2018年《巴州文化》小说三等奖2019年获得巴中市巴州区杜鹃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