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国平
 
我相信苏格拉底的一句话:&ldquo美德即智慧。&rdquo一个人如果经常想一想世界和人生的大问题,对于俗世的利益就一定会比较超脱,不太可能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说到底,道德败坏是一种蒙昧。当然,这与文化水平不是一回事,有些识字多的人也很蒙昧。
 
一个人有正确的人生观,本身就是对社会的改善做了贡献。你也许做不了更多,但这是你至少可以做的。你也许能做得更多,但这是你至少必须做的。
 
 
人生有三个基本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
 
 
 
一、生命的觉醒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一个生命,也终归是一个生命。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是后来添加到生命上去的社会堆积物。既然在社会上生活,有这些堆积物就不可避免,也无可非议,但我们要警惕,不可本末倒置。生命的觉醒,就是要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牢记你是一个生命,对你的生命保持一种敏感,经常去倾听它的声音,时时去满足它的需要。
 
 
 
生命的需要由自然规定,包括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安全等等,也包括爱情、亲情、家庭等自然情感的满足。这些需要平凡而永恒,但它们的满足是人生最甘美的享受之一,带给人的是生命本身的单纯的快乐。你诚然可以去追求其他种种复杂的快乐,可是,倘若这种追求损害了这些单纯的快乐,其价值便是可疑的。
 
二、自我的觉醒
 
你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一个自我。首先,这个自我是独一无二的,世上只有一个你。其次,这个自我是不可重复的,你只有一个人生。因此,对你的人生负责,实现你之为你的价值,是你的根本责任。自我的觉醒,就是要负起这个根本责任,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为你自己。
 
成为你自己,这可不是容易的事。人们往往受环境、舆论、习俗、职业、身份支配,作为他人眼中的一个角色活着,很少作为自己活着。为什么会这样?一是因为懒惰,随大流是最省力的,独特却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二是因为怯懦,随大流是最安全的,独特却会遭受舆论的压力、庸人的妒恨和失败的风险。
 
一个人怎样才算成为了自己,做了自己人生的主人呢?我认为有两个可靠的标志。一是在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有明确坚定的价值观,有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二是在事业的选择上自己做主,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人生中有真信念,事业上有真兴趣,这二者证明了你有一个真自我。
 
三、灵魂的觉醒
 
世间一切生命中,唯有人有自我意识,能够知道自己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一次性,知道自己是一个&ldquo我&rdquo。但是,无论你多么看重这个&ldquo我&rdquo,它终有一死,在人世间的存在是有限而短暂的。
 
这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人生究竟有没有更高的具有恒久价值的意义,此种意义不会因为这个&ldquo我&rdquo的死亡而丢失?其实答案已经隐藏在问题之中了,我们即使从逻辑上也可推断:要找到这种意义,唯有超越小我,把它和某种意义上的大我相沟通。
 
 
 
那么,透过肉身自我去发现你身上的更高的自我,那个和大我相沟通的精神性自我,认清它才是你的本质,这便是灵魂的觉醒。
 
灵魂的觉醒有两个途径,一是信仰,二是智慧。
 
灵魂是基督教用语,用来指称人的精神性自我。汉语中&ldquo灵魂&rdquo这个词很有意思,可以拆分为&ldquo灵&rdquo和&ldquo魂&rdquo。和别的生命不同,人有自我意识,也就是有一个&ldquo魂&rdquo。在基督教看来,这个&ldquo魂&rdquo应该有一个神圣的来源,就是上帝。《圣经》里说,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的。其实上帝是没有形象的,完全是&ldquo灵&rdquo。所以,&ldquo魂&rdquo是从&ldquo灵&rdquo来的。可是,在进入肉体之后,&ldquo魂&rdquo忘记了自己的来源,因此必须和&ldquo灵&rdquo重建联系,这就是信仰。通过信仰,&ldquo灵&rdquo把&ldquo魂&rdquo照亮,人才真正有了&ldquo灵魂&rdquo。
 
哲学(包括佛教)不讲灵魂,讲智慧。汉语中&ldquo智慧&rdquo这个词也很有意思,可以拆分为&ldquo智&rdquo和&ldquo慧&rdquo。和别的生命不同,人有认识能力,就是&ldquo智&rdquo,因此能够把自己认作&ldquo我&rdquo,与作为&ldquo物&rdquo(包括他人)的周围世界区别开来。但是,&ldquo智&rdquo的运用应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认识,就是超越物我的区别,用佛教的话说是&ldquo离分别相&rdquo,用庄子的话说是&ldquo万物与我为一&rdquo。这种与宇宙生命本体合一的境界,就是&ldquo慧&rdquo。&ldquo智&rdquo上升到&ldquo慧&rdquo,人才真正有了&ldquo智慧&rdquo。
 
 
 
在我看来,信仰和智慧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说同一件事,二者殊途而同归,就是要摆脱肉身的限制,超越小我,让我们身上的那个精神性自我觉醒。人人身上都有这样一个更高的自我,它和宇宙大我的关系也许不可证明,但让它觉醒对于现实人生却是意义重大。
 
第一,人生的重心会向内转化,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重视精神生活。你仍然可以在社会上做大事,但境界不同了,你会把做事当作灵魂修炼的手段,通过做事而做人,每一步都走在通往你的精神目标的道路上。第二,你会和你的身外遭遇保持距离,具有超脱的心态,在精神上尽量不受无常的人间祸福得失的支配。
 
在相反的情况下,精神性自我不觉醒,人第一会沉湎在肉身生活中,境界低俗,第二会受这个肉身遭遇的支配,苦海无边。人生在世,必须有一个超越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正是信仰和智慧给你的。
 
你生命中的日子,你在其中遭遇的人和事,你因这些遭遇产生的悲欢、感受和思考,这一切仅仅属于你,不可能转让给任何别人,哪怕是你最亲近的人。这是你最珍贵的财富。
 
一般人生活在世上,对未来会有种种期望和计划,并且为之忙碌。可是,倘若一个人意识到死亡近在咫尺,他就会明白,期待中的未来也许并不存在,唯一可把握的是当下。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可能突然遭遇没有明天的一天,可是世人往往为了不可靠的明天复明天付出全部的心力,却把一个个今天都当做手段牺牲掉了。
 
人生有的时候不妨疏狂一下,何必总是压抑自己,何必把自己包得这么紧。
 
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爱情是有质量之别的,最好的爱情是两个本来就仿佛有亲缘关系的灵魂一朝相遇,彼此认出,从此不再分离。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这样的爱情都是稀少的。
 
 
 
这并不奇怪:
 
因为第一,前提是这两个灵魂是优秀的,如果不优秀,那算什么灵魂呢,对彼此的灵魂又会有什么寻求和辨识呢。
 
第二,这样两个灵魂的相遇要靠运气,错过的可能比相遇的机会大得多。
 
所以,这样的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你无法去寻找,遇上了,你就像命中注定一样不能再放弃。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把他当做独立的人尊重他,把他当作最亲的亲人心疼他。真正的爱情也许会让人付出撕心裂肺的代价,但一定也能使人得到刻骨铭心的收获。
 
人生一切美好经历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重复,它们因此而永远活在了记忆里。
 
生命所需要的,无非空气、阳光、健康、营养、繁衍,千古如斯,古老而平凡。但是,骄傲的人啊,抛开你的虚荣心和野心吧,你就会知道,这些最简单的享受才是最醇美的。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