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时候的故事(一):
有一次,小鲁迅和伙伴们看完社戏,大家一齐摇着小船,唱着歌儿回家。已经深夜了,周围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大家又累又饿,不明白是谁出了个主意:此刻正是罗汉豆成熟的季节,船上又有柴(chái)火,我们能够偷一点来煮着吃。大家听了纷纷赞成,小鲁迅也高兴着答应了。大伙立刻把船靠到岸边。岸上的田地里,乌油油的,到处都是结结实实的罗汉豆。一个小伙伴喊着:&ldquo阿发,这边是你们家的,这边是六一公公家,我们偷哪一边的呢&rdquo
大家也都跳上岸,小鲁迅也紧跟着跳了上去。阿发一边跳,一边说:&ldquo让我来看看吧!&rdquo他一摸豆荚,大声得叫着:&ldquo偷我们家的吧,我们家的豆都可大着呢!&rdquo于是,大家立刻纷纷出发,在阿发家的豆田里,每人摘了一大捧。回头到六一公公家的豆田里,每人又偷摘了一大捧。
回到船上,年龄大的去生火了,小鲁迅和年龄比较小的小伙伴就在一齐剥豆。没过一会,豆就煮熟了,哇,一阵阵豆香直往鼻子里钻,真香啊!小鲁迅和大伙抢(qiǎng)着把豆吃完了,擦擦嘴巴,摸摸饱饱的肚子,摇着小船继续回家!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二):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并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所以对他十分客气,很细心地给他理发,还一向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明白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ldquo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rdquo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三):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忙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一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异常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十分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一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所以,鲁迅最厌恶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四):
6岁时鲁迅告别了百草园,到&ldquo三味书屋&rdquo,拜本城中极方正、极有学问的寿镜吾老先生为师,一向读到17岁。在那里,他熟读了儒家的经典,又在课余广泛阅读了儒家之外的各种杂书:小说,野史,笔记&hellip&hellip不仅仅关注历史、人事,也注意观察自然。这样开拓了鲁迅广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五):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大家庭里。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女杰秋瑾从容就义的轩亭口,等等。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出和传说故事。乡亲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两个&ldquo鬼&rdquo:一个是&ldquo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rdquo&mdash&mdash女吊另一个是腰束草绳,脚穿草鞋,手捏芭蕉扇,富有同情心的&ldquo无常&rdquo。乡土传统与民间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鲁迅的一生。鲁迅从小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因为外祖母家在农村,鲁迅也就有了一批农民小朋友,一齐在朦胧的月色下,划着白色的小航船,赶去看戏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了,就&ldquo偷&rdquo自家地里的豆煮了吃。鲁迅还在叫做&ldquo百草园&rdquo的后园里,发现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蟋蟀弹琴,油蛉低唱像人形的吃了便能够成仙的何首乌人首蛇身的&ldquo美女蛇&rdquo的传说&hellip&hellip正是这样自由的童年生活,开发与培养了未来作家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六):
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三个故事:
一、他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ldquo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rdquo10个字,夹在书页里。读书时,读一遍书,自上而下盖书签上一个字。这个办法同学们很赞赏,大家都仿效起来。
二、有的同学整天只想玩,常常背着教师拉别人一齐玩。鲁迅为防止同学影响自我的学习,就在书桌的左上角贴了一张三寸长二寸阔的红纸条,纸条上写着&ldquo君子自重&rdquo4个字。
三、鲁迅读书时,还要帮忙家里做些事,异常是为父亲的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有一次,因多做了些家务,读书迟到了,受到教师的责备,他就在书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个&ldquo早&rdquo字,用以鞭策自我。此后,他就再没有迟到一次。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七):
鲁迅从小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因为外祖母家在农村,鲁迅也就有了一批农民小朋友,一齐在朦胧的月色下,划着白色的小航船,赶去看戏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了,就&ldquo偷&rdquo自家地里的豆煮了吃。鲁迅还在叫做&ldquo百草园&rdquo的后园里,发现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蟋蟀弹琴,油蛉低唱像人形的吃了便能够成仙的何首乌人首蛇身的&ldquo美女蛇&rdquo的传说&hellip&hellip正是这样自由的童年生活,开发与培养了未来作家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八):
刻着&ldquo早&rdquo字的书桌
少年鲁迅不仅仅聪明勤奋,并且对自我也严格要求。在三味书屋上学后不久,鲁迅的爷爷在一场科举考试中因替亲友贿赂,触犯了法律,被逮捕入狱。鲁迅的父亲因为着急上火,不久就得了一场重病,躺在了床上。鲁迅作为家里的长子,就和母亲一齐担起了探视爷爷、照顾父亲和弟弟的重担。他每一天要去接医生,经常到药铺抓药。家里的钱越来越少,为了给父亲治病,鲁迅经常拿着母亲给他的东西送到当铺里、换了钱给父亲治病抓药。每一天他都往返在当铺与药铺之间。
这一天,当他忙妥家里的事儿,赶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已经上课了。站在门外的鲁迅十分为难,他既怕教师生气,又怕耽误课程,犹豫一会儿,就硬着头皮敲门进了教室。看见迟到的学生,老先生是满脸的不高兴,他停下正讲的课,问道:
&ldquo你怎样才到呢&rdquo
鲁迅从座位上站起来,回答道:
&ldquo先生,我去药铺给父亲抓药,耽搁了一会儿,就来晚了。&rdquo
&ldquo无论什么理由,作为学生,迟到都是不妥的。今后应以此为训,你坐下吧。&rdquo老先生严厉地说。
鲁迅坐下后,没有埋怨教师的批评,他想:先生批评得对,一个总爱迟到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我不能原谅自我,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耽误上课。为了记住这次迟到的教训,鲁迅就在三味书屋自我书桌的右上方,用小刀刻了一个&ldquo早&rdquo字,以&ldquo早&rdquo字来告诫自我:无论在什么情景下,都不能迟到,要勤奋,要遵守私塾的纪律。
从此以后,鲁迅起得比从前更早了,他一件一件地忙完家里的事情后,就赶紧背起书包,匆匆地向三味书屋走去,没有再迟到一次。鲁迅就是凭着对自我严格的要求,勤奋好学,在全班取得了最好的成绩。这件事,鲁迅始终没有忘记。许多年以后,他还告诉身边的亲人,要记住这个&ldquo早&rdquo字。
直到今日,在绍兴三味书屋纪念馆里,还摆着鲁迅当年用过的那张书桌,桌上那个刀刻的&ldquo早&rdquo字,还依稀可辨,它向每一个来过那里的人,讲述着少年鲁迅的这段故事。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九):
独角兽比较目鱼
12岁那年,鲁迅离开家乡,到全城著名的私塾&mdash&mdash三味书屋读书。读的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古文书。私塾的教师是寿镜吾老先生。他是个十分正直、质朴、博爱的人,他痛恶帝国主义,从来不用外国货,在教育学生上,他还是遵守私塾的老一套,每一天教给学生的就是死板地背书、听书、写字。对于天资聪明的鲁迅来说,这些课程他学得都十分简便。
这一天,塾师寿镜吾上课。在课上提出了一个&ldquo独角兽&rdquo对课题,老先生说:&ldquo大家都想想,谁想好了举手回答。&rdquo
不一会儿,一位学生站起来,说:
&ldquo独角兽应对一头蛇。&rdquo
另一位学生站起来,大声说:
&ldquo不妥,应当对三脚蟾。独对三,角对脚,兽对蟾。&rdquo
教室里的学生唧唧喳喳很热闹,学生们都纷纷举手回答。这时又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他不一样意刚才两位同学的对法:
&ldquo应当对九头鸟。独就是一的意思嘛,独应当对九这角嘛是名词,名词对名词,兽正好和鸟相对。&rdquo
寿教师听罢这番回答,又摇摇头。
&ldquo教师,对&lsquo比目鱼&rsquo为妥!&rdquo鲁迅站起来说。
教师先是一愣,之后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让鲁迅坐下,大声对学生说:&ldquo比目鱼,对得好!&rdquo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十):
不能忘却的纪念
鲁迅的故乡绍兴是一座近海的小城市,土地肥沃,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盛名。在绍兴城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像兰亭、鉴湖、大禹陵等,鲁迅小时候,常常随家里人去游玩。
鲁迅的祖父广置良田,设有许多商号。他家的大宅院充满着浓郁的书香气息,绕着铺着石板的天井就来到大厅,大厅前挂着高高大大的匾额,上头写着&ldquo德寿堂&rdquo。厅前的两旁立着两根圆柱,上头有一副对联:&ldquo品节详明德行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平和&rdquo。鲁迅出生后,家里渐渐不像以前那么红火,但还有四五十亩水田,一家老少不愁吃穿。
鲁迅家里有一个女工,她一年到头照顾着鲁迅。这个保姆,家里人都管她叫&ldquo阿长&rdquo,而鲁迅总是亲切地叫她&ldquo长妈妈&rdquo。长妈妈的脸色发黄,身材不高,却很胖,是个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她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唠叨,她明白许多礼节,还会讲美女蛇的故事。她十分疼爱鲁迅,每到除夕的时候,她总是帮忙鲁迅把那些压岁钱红纸包一个个放到枕头底下,又把一个福橘放在鲁迅的床头,以祈求来年的鲁迅有个好兆头。
有一天,鲁迅跟长妈妈说起喜欢《山海经》里的故事。原先,鲁迅在童年时就很喜欢图画书,他听远房叔祖讲,有一部绘画的书,叫做《山海经》,这本书十分好看,里面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hellip&hellip这些神奇的传说深深地吸引了鲁迅,他十分渴望读到《山海经》,但始终没有买到,长妈妈把鲁迅的话记在了心上。
隔了一阵日子,长妈妈风风火火地从老家探亲回来了。她来到鲁迅的房里,神秘地说:
&ldquo哥儿,你猜我给你带来了什么东西&rdquo
&ldquo是泥人儿&rdquo
&ldquo不是,你看!&rdquo长妈妈像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拿出一个包扎整齐的纸包裹。
&ldquo哥儿,是有图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rdquo长妈妈大声地说。
&ldquo什么真的是《山海经》,共有四本呢!&rdquo鲁迅高兴极了,想了很久的人面兽、九头蛇、三脚鸟、一脚牛&hellip&hellip都出此刻面前。他早就听说过的一个没了头的古代神话里刑天的故事,画书里也有。画书里画了刑天&ldquo以乳为目,以脐为口&rdquo、&ldquo执干戚而舞&rdquo&hellip&hellip
从这件事情以后,鲁迅对长妈妈格外地敬重。认为别人不肯做,或是不能做的事,长妈妈却能够做成功。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啊,鲁迅这样想。这套四本的《山海经》画书,是鲁迅最早理解别人赠给的纪念,他把它看作是最心爱的宝书。
之后,长大了的鲁迅离开了绍兴,开始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的时候,长妈妈不久便重病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后,鲁迅十分难过,他想起长妈妈送他的绘画书《山海经》,想起与长妈妈在一齐生活的那些日子,于是,鲁迅便写下了《阿长与〈山海经〉》的文章,来纪念这位仁厚慈爱的保姆。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十一):
鲁迅的童年也有阴影:13岁那年,祖父因故入狱,不得不随着全家到亲戚家避难以后父亲病重,家庭生活也从小康陷入困顿。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与药店,在周围人的歧视与侮辱中,感受社会的冷酷与势利。父亲最终因庸医的延误而过早离世,更给少年鲁迅以很深的刺激,他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社会、文化、人世与人心的思考。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十二):
玩皂(zào)荚(jiǎ)
百草园中有一棵高高的皂荚树,等到皂荚结果的时候,小鲁迅总喜欢跑到树下,拣起一个又一个的皂荚果,把它们放到水中搓洗,一个个小肥皂泡泡像一个个小气球,越洗越多,洗得手上,身上,脸上,全是肥皂泡泡呢!有时候他又找来皂荚树的皂荚核(hé),用小棒在中间穿一个洞,插上几根鸡毛,当做板球。拿着木板,敲(qiāo)着这个自我制(zhì)作的板球,在一边开心地玩耍着!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十三):
浸西瓜
夏天的天气好热,可家里又没有冰箱。为了能吃上又甜又凉爽的西瓜,聪明的小鲁迅请保姆长妈妈找来一个篮子,把西瓜放进篮子里,吊着浸入井中,让西瓜在凉凉的井水中泡个澡。几个小时以后,再把西瓜捞起来切开。哇,红红的西瓜,咬上一口,甜甜的,凉凉的,真爽口啊!谗(chán)得小鲁迅吃了一块又一块。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十四):
挖何首乌
小鲁迅是个好奇的孩子。有一次,他们家有一个保姆,大家都叫她长妈妈。长妈妈告诉他,有一种植物叫何首乌,那可是十分珍贵的药材。只要吃了长得像人形的何首乌就能变成神仙。小鲁迅听了,就在百草园中的墙根边,草丛里不停地挖啊挖啊,把整个百草园都翻遍了,差点把墙根都挖倒了!结果呢?什么都没挖到!虽然没有挖到何首乌,可是他认识很多的新朋友,有会弹琴的蛐蛐,爱唱歌的油蛉
(líng),还有有着好多脚的蜈蚣(wúgōng),还经常跟它们在一齐玩耍呢。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十五):
捉麻雀
冬天,百草园里到处都是厚厚的雪。小鲁迅就和小伙伴一齐扫开一堆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短的小棒支起一面大大的竹筛(shāi)来,下头撒(sǎ)上一些稻谷,棒上系(jì)一条长长的绳子,几个人悄悄地躲在一边,远远地牵着绳子,小眼睛紧紧地盯着地面,等着小鸟下来吃稻谷。等到小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小鲁迅将绳子用力一拉,便把小鸟罩(zhào)住了,大家乐得跳了起来。看,小鲁迅多会动脑筋啊!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十六):
有的同学整天只想玩,常常背着教师拉别人一齐玩。鲁迅为防止同学影响自我的学习,就在书桌的左上角贴了一张三寸长二寸阔的红纸条,纸条上写着&ldquo君子自重&rdquo4个字。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十七):
鲁迅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ldquo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rdquo10个字,夹在书页里。读书时,读一遍书,自上而下盖书签上一个字。这个办法同学们很赞赏,大家都仿效起来。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十八):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教师已经开始上课了。教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ldquo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rdquo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我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我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ldquo早&rdquo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必须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一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ldquo早&rdquo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ldquo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我的诺言。我必须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rdquo
之后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教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教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以往难鲁迅留下深赢得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ldquo早&rdquo字的课桌,一向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十九):
童年时代,鲁迅常跟母亲住到绍兴乡下安桥头外婆家里,之后又到皇甫庄大舅父家里寄居。安桥头、黄甫庄都在绍兴昌安门外水乡,宽狭纵横的河流静静地流过村边。鲁迅喜欢到乡下去,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因为在那里不仅仅能够免读深奥难懂的《四书》、《五经》,还能够同农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齐,到密如蛛网的河上去划船、捉鱼、钓虾,去欣赏带着点点渔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鹅、牧牛、摘罗汉豆,呼吸清新的空气&hellip&hellip每逢村子里演社戏的时候,鲁迅就和小伙伴们一齐摇船儿来到半个在岸上、半个在湖里的戏台前面,看武功演员翻筋斗。
有时,他还和农民的孩子一齐学演戏、扮小鬼。他们在脸上涂上几笔彩画,手握一杆杆钢叉跃上台去,愉快地玩耍着。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是很有吸引力的。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鲁迅不仅仅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还和农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渐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性格,同时也看到了旧社会阶段压迫、阶级剥削的血淋淋的事实。
鲁迅和农民的孩子常念诵的一首渔歌中,就有这样的悲惨的句子:&ldquo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两天不下河打渔),饿得发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要哭出声。&rdquo这些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鲁迅明白农民&ldquo是毕生受着压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rdquo。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二十):
烟罐驱猫
鲁迅晚年来到上海专事写作,50多岁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静更深鲁迅在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的五十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二十一):
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之后最终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二十二):
标点的稿费
大家明白:标点符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所以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修改看了书稿后,以&ldquo难以断句&rdquo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ldquo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rdquo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呵呵!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二十三):
爱书情结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细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自我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我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二十四):
演讲轶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ldquo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lsquo卷土重来&rsquo可是请放心,我立刻要&lsquo卷土重去&rsquo了。&rdquo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二十五):
理发轶事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mdash&mdash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ldquo慢工出细活&rdquo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ldquo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日怎样这样给&rdquo鲁迅笑笑:&ldquo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rdquo理发师听了大窘。